化工产业是湖北省宜昌市的支柱产业,全市特种设备总量达5.1万台套,位居湖北省市州第一。近年来,宜昌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不断创新监管方式,严守特种设备安全防线,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。
首创“六步工作法”,系统性抓牢抓实特种设备安全。2017年起,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廖鸿华带领科室制定实施“全面夯实基础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、全面开展安全监察、全面发挥专家作用、全面整改安全隐患、全面查处违法违规行为”为主要内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“六步工作法”,压实市县区监管责任、属地管理责任,落实企业17项主体责任,将全市5.1万余台套特种设备、2400余公里压力管道和86万余只气瓶,全部纳入监管范围。
“六步工作法”实施以来,宜昌市没有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,且近3年来全市特种设备总量以10%的年均速度增长,有效投诉率却逐年下降。
率先实施“二维码+互联网”监管,86.3万只气瓶有了“身份证”。通过扫描气瓶上的二维码,便可掌握气瓶使用登记、充装记录和作业人员、检验时间等相关信息。该科室首创的气瓶“二维码+互联网”监管在全省得到推广。然而仍存在“黑气贩”和少数气站相互串通,阻碍、破坏气瓶信息化监管。该科室联系协作公司升级技术、查缺堵漏,并利用夜晚、双休时间,夜查突查气瓶充装站,抓住城郊结合部偏远气瓶充装站作弊充装现行,依法约谈负责人,依法严厉查处。
多管齐下、多措并举,被动局面彻底扭转。之后,市场监管部门将车用、工业气瓶逐步纳入,建立起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,气瓶安全稳定运行。截至目前,全市气瓶建档突破86.3万只。
创新实施电梯安全“红黑榜制度”,2.1万余台电梯安全运行。该科室创新实施电梯安全“红黑榜制度”,每月向社会公示电梯安全状况。电梯一次检验合格率从2018年前78.96%提高并稳定在目前的96%以上,位居全省前列。
同时,打造电梯精细化管理样板间,实行月度分析报告透明化公示,构建电梯应急维修紧急使用维修资金绿色通道,推进“宜昌市电梯应急处置暨智慧电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”项目建设,提高电梯安全责任险覆盖面,多举措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